日前,中国地质调查局宣布重大油气调查成果,在鄂西一渝东、川西、湘中等地区优选出20个页岩气有利区。
这也意味着,这些区域有可能蕴藏着储量可观的大型页岩气田。
基于详实的勘探数据,相关项目成果有效支撑自然资源部出让页岩气区块1处,还提出3个极具价值的探矿权设置建议。
随着多地新石油国企成立,以及探矿权出让的加速推进,地方开发公司正加速进入勘探开发领域。
20个潜在的页岩气田?
页岩气是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近年来已成为我国天然气产量的重要增长点。
四川盆地是我国重要的页岩气富集区。我国已经在四川盆地建立了涪陵、威远-长宁和昭通三个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探明了涪陵、长宁、昭通、威远、泸州、威荣、永川和綦江共8个页岩气田。
据了解,四川盆地周缘及外围也广泛发育富有机质页岩,页岩气资源潜力较大,但新区新层系调查评价程度还很低。
针对这一问题,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统一部署下,油气资源调查中心联合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等单位,于2023年组织实施了“全国页岩气重点调查区战略性矿产调查评价”项目。
项目组聚焦鄂西—渝东地区二叠系、四川盆地西南缘三叠系等富有机质页岩有利层段,开展了大量基础地质调查和有利区优选工作。
通过完成750平方千米的页岩气地质调查、地层含气性测试、二维地震采集等一系列专业工作,在找矿突破与地质创新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在渝东地区实施的渝巫地1井,在二叠系浅层试获日产4234立方米的稳定页岩气工业气流,标志着盆外复杂构造区浅层页岩气勘探取得突破;
●在鄂西地区部署的鄂建页2井,在二叠系多层系钻获高含气页岩;
●位于川西的川马页1井在三叠系须家河组发现页岩气—致密气复合气藏。
在鄂西—渝东、川西、湘中等地区优选出20个有利区,初步研发形成适用于南方强改造区的页岩气地球物理综合调查技术体系。
这些有利区突破传统认知,首次在盆外复杂构造区实现勘探突破。可以说,其突破了四川盆地核心区域资源的依赖,推动页岩气开发向多盆地、多层系、多类型拓展。
同时,这一调查成果也为构建资源接续基地奠定了关键基础。
地方开发公司或迎新机遇
随着页岩气探矿权市场化改革深化,地方企业正加速进入勘探开发领域。
自然资源局2024年发布的《关于深化矿产资源管理改革若干事项的意见》明确了净资产不低于3亿元人民币的内外资公司,均有资格按照规定取得油气矿业权。这为地方开发公司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了政策支持。
从地方实践来看,各地积极探索油气开发新模式。
早在2015年,新疆公开招标出让了4个油气勘查区块,结束了油气勘查开采领域长期由国有石油公司专营的局面。
2023年1月,云南能投集团通过公开竞拍取得大关木杆—寿山区块332.56平方公里页岩气探矿权后,高效推进区块页岩气勘探开发工作。
2022年-2024年,湖北鄂西地区累计出让7个页岩气区块(总面积1935平方千米),通过公开竞争吸引多元投资实体。
而在2025年,地方能源开发领域迎来新动态。
4月27日,重庆发展能源有限公司揭牌成立,专注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成为重庆能源领域专业化整合的重要一步。
6月18日,由中国石化与河南地方国有企业共同出资、注册资本9亿元的新国企在河南成立,重点推动三门峡等中小盆地油气资源开发。
可以看出,这些新成立的地方企业凭借地缘优势和政策支持,在页岩气区块竞标、开发合作等方面占据有利地位,有望深度参与页岩气产业链,实现全链条布局,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